围檩和支撑杆布置方式 钢板桩打入土体后,进行围堰内基坑开挖。当开挖至距钢板桩顶端2.63m处,进行围檩和支撑施工。围檩采用2I40a工字钢,支撑杆采用三道等间距横桥向直撑,支撑杆采用φ300mm×10mm的钢管。工字钢之间采用□500 mm×500mm×10mm钢板每隔1米进行两面满焊连接,工字钢间隙按照0.08米设置。各道支撑与围檩之间进行满焊连接,并保证焊接质量。若支撑杆未贴靠在与围檩上,需作加垫钢板处理,使围檩上的力传到支撑上,以起到支撑的作用。支撑与围檩的材料、制作、焊接必须严格按要求施工。立模板时需要将模板割开以便穿过支撑杆,随后将支撑杆一起浇筑在混凝土中。
国内发展历程
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,从前苏联进口了少量U形钢板桩产品,并在武汉长江大桥应用。同年,由勘测设计院设计,工程局施工的我国在黄河上自主设计和施工的座黄河桥——兰新线河口黄河大桥正桥2#~7#墩原设计为钢板桩围堰沉井基础,根据地质条件,2#、3#和7#墩由于基础埋置深度较浅(但在1964年的多次探测中,发现2#、3#墩基岩冲刷严重,其中2#墩基底前端已部分掏空,3#基础前端嵌入岩层仅有90cm左右,后通过钢板桩围堰内抽水,在直径19m范围内的河床上铺设混凝土防护进行加固处理),改为钢板桩围堰明挖施工,在技术人员和工人技术革新下,工地创制转盘打桩架,解决了打圆形钢板桩围堰的困难。